集中供暖要改革,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分戶計量,如果繼續采用集中供暖鍋爐供暖方式,分戶計量之路依然走不通,如果不盡快停止必然會帶來更大的浪費和更多的矛盾。傳統供暖集中供暖要徹底變革。
由于熱水取暖不干燥非常舒適,所以,全世界有80%的供暖建筑采用安裝鍋爐、管道、暖氣片的熱水取暖方式,弊端是投資大、耗能高、安裝麻煩、不能自主控制用熱量等。智能電熱水暖機的誕生將徹底顛覆這種延續了上百年的傳統供暖模式,最新穎的創新點是:保持了熱水供暖的舒適優勢卻不需要安裝鍋爐管道暖氣片。它的推廣應用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集中供暖鍋爐供暖比較,每100平方米建筑可節省投資約1萬元;節省鋼、鐵等金屬材料約500公斤;每年節電折合煤炭約2.5噸。濟南市區一億平方米建筑:可節省投資100億元;節省鋼鐵金屬材料50萬噸;每年節省煤炭約250萬噸。如果在全國400平方米建筑中的200億平方米推廣應用,可節省投資2萬億,節省金屬材料一億噸,每年節省煤炭5億噸,5億噸煤可以發電15000億度電,長江三峽每年的發電量約850億度,每年節省的煤炭相當于18個三峽工程的年發電總量。
集中供暖鍋爐供暖的弊端分析
由于熱水取暖最溫馨舒適以及受建國以來我國的煤炭價格偏低電價偏高因素影響,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國約有80%的供暖用戶采用燃煤鍋爐熱水取暖,而這種集中供暖帶有嚴重的模式滯后、觀念滯后、技術滯后、管理滯后與浪費驚人、矛盾重重等弊端。現在很多城市都把集中供暖普及率的高低作為一項領導執政業績標準看待,其實,這是一種重大的決策失誤。以下數據參照《表一》。
一是投資巨大 每100 m2投資在12000-13800元之間。
二是耗能高 全國每100 m2建筑每冬季取暖耗煤約3噸。
三是耗掉大量金屬材料 每100 m2建筑需要暖氣片管道等金屬約500公斤。
四是集中供暖矛盾多 每到冬季供暖期,暖氣不暖、暖氣過熱、供熱滯后、供熱株連、用不用都交費等供熱方與用熱方之間的矛盾,就一出出上演。這項本來是“送溫暖”的服務,卻讓市民感到了陣陣寒意,也讓供熱方和政府左右為難。
質疑集中供暖分戶計量 隨著集中供暖的矛盾日益突出,國家出臺了供暖體制改革方案,主要內容是供熱商品化和分戶計量,兩個內容一個主題:用多少熱花多少錢自己做主。供熱商品化非常容易實施,但分戶計量卻遲遲不能有效推廣,主要原因是至今沒有論證確定好分戶計量的方法和改造的費用很大誰來承擔兩大問題。本人認為,真正的問題不再這里,如果不放棄集中供暖模式,即便是強行實行了分戶、分室、分時計量,矛盾不但得不到解決,反而會產生更多的矛盾和浪費。此說法看起來有背于政府倡導的集中供暖分戶計量的大環境,其實不然。集中供暖房間暖氣片的安裝數量(幾片/柱)是根據建筑維護物的保溫狀況和供暖環境不同而設計安裝的。如果實行分戶計量,整棟樓房可能很多單元、房間白天夫妻上班子女上學不需要供暖,晚上也未必是所有房間都需要供暖,需要關閉閥門,因為熱量有可傳遞的特性,只要關閉房間閥門不供熱,該房間室內溫度必然下降,勢必影響上下左右相鄰房間溫度下降,如果長時間關閉,供暖房間要保持標準溫度,需要增加1-3倍散熱負荷,可暖氣片的安裝數量已經確定,供暖負荷無法增加。結論推斷:分戶計量行不通,供暖改革無法進行,回到原路。可以預言,不久的將來,集中供暖必將退出歷史舞臺。盡管我們不愿意接受這種非常殘酷的現實,但歷史和現實會逼迫我們接受!當然,本人不是全盤否定集中供暖,比如因地制宜上熱電聯產項目充分利用發電余熱供暖就非常有益,熱電聯產廠周圍小范圍建筑利用發電余熱供暖,而城市大面積建筑區域利用電采暖。
智能電熱水暖取代傳統供暖
如果廢除鍋爐取暖,百姓采取什么方式供暖?答案是:近階段開始對城市實施多元供暖結構,大力推廣使用智能電熱取暖方式,逐步取代傳統集中供暖、鍋爐供暖;適當發展熱電聯產項目,利用熱電聯產廠的發電余熱向周邊小范圍建筑供暖,而利用電能向城市大范圍建筑實施電采暖。電采暖的優勢:
電采暖可以平衡城市電網的季節性負荷和晝夜峰谷平衡 夏天空調用電多構成季節高峰,白天企業用電多構成晝夜高峰。夏天空調降溫用電與冬季采暖用電可構成季節用電平衡,而企業白天用電和住宅用夜間供暖用電可構成晝夜用電平衡,能起到削峰添谷提高發電效率的作用,還有利于電力設備的安全運轉。
從各種能源看電做能源采暖是必然趨勢 煤、油、氣等能源不可再生,且儲量有限,價格還會繼續攀升。幾十年來,我國的煤炭價格連續上漲了40-50倍,但居民生活用電上漲不到一倍,客觀分析,電價如果上漲也只能是溫和上漲。目前,電是比較廉價的能源,將來必是最廉價的能源。當前,國家正加大水力、核能、風力、垃圾、太陽能、生物發電等項目建設,用電取暖是必然的趨勢!
電采暖比集中燃煤供暖節約煤炭8倍左右 聽起來有點危言聳聽,但卻是事實,以下我們從三方面分析論證:
一、我國傳統燃煤鍋爐取暖的耗煤量每m2約30公斤(各地有差別)。2005年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發電每度耗煤343克,目前,大型高效發電企業發電平均耗煤每度不到300克。這里我們按333克/度計算,每噸煤發電3000度。按100 m2住宅或建筑折合為一用戶(單元)計算,每戶供暖耗煤3噸,而這3噸煤送去發電廠可以發電9000度。根據粗略調查,采用電采暖,每戶每冬季分室、分時、間歇取暖用電約1000度,能源消耗相差8倍左右,數字令人震驚!
二、根據國家城市調查總隊對上海市的調查數據顯示,2005年上海市年戶均用電約1200度,深圳年戶均用電約2800度;濟南軍區某團職以上干部住宅樓年戶均用電總量約1200度。上述三地用戶的年均用電量是包括夏天空調制冷和全年的照明、電視、冰箱、電炊具、電熱水器、電腦等全部家庭生活用電的總量。如果按照夏天空調為其它全部生活用電的一半概略計算,上海、深圳、濟南的夏天空調制冷年均用電分別為600度、1400度、600度,折合耗煤上海0.2噸、深圳0.42噸、濟南0.2噸。與全國冬季供暖戶均(100m2)耗煤相差10多倍。另外,據權威政府部門統計,城市夏天空調制冷公用建筑和辦公場所耗能是民用空調制冷耗能的10倍左右,原因就是辦公場所大鍋飯制冷而居民是自主制冷。
三、用電分戶、分室、分時自主采暖,必將調動起全民“行為節能”的積極性。電采暖能使煤荒得到有效控制,污染會得到有效控制,我們的天會更藍、水會更清,人民會更加安居樂業,社會更加和諧。至于用電采暖,房間溫度的高低,冷與暖都是他們心甘情愿的自主選擇。有人總是說全民的節能意識差,其實是我們沒有把采暖方式論證好,沒能給予有效的指導和引導。
傳統電采暖產品弊端多不能大范圍推廣的原因 目前市場上的電采暖產品很多,主要有電暖器(又稱油汀)、暖風機、電磁輻射、空調等,都屬于直接電熱產品(空調是熱泵原理),登陸市場已經十多年,卻一直無法撼動鍋爐供暖的霸主地位,其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最大缺陷是供暖的舒適度很差,加熱時室內空氣非常干燥,使人們的身心感覺非常難受,還容易引起細菌、病毒的傳播,促發流感和呼吸系統疾病;二是加熱散熱部件的材料、結構、工藝等設計不合理,節電效果不理想,離人們節能要求愿望有較大差距;第三是傳統觀念和認識的影響,很多人認為電采暖是浪費,甚至有專家也只從一次電能轉化效率分析,認為利用二次能源浪費,但忽略了熱、電傳輸的巨大浪費差別和億萬人行為節能的現實。
智能電熱水暖是取代傳統鍋爐供暖、電采暖的最佳取暖產品 智能電熱水暖就是采用數字化控制技術,用電加熱水由容水散熱器來散熱取暖的產品。智能電熱水暖最有價值的創新點是:一、保持了鍋爐熱水取暖的舒適效果(實際上在熱水取暖的基礎上還增減了加濕器的功能比鍋爐取暖還舒適很多)并徹底摒棄了傳統熱水供暖“鍋爐加熱、管道傳熱、暖氣片散熱”的固有模式,實現了“熱水供暖卻不需要鍋爐、管道、暖氣片”的目的;二是將市場上所有的暖氣片進行徹底變革,一般每公斤鋼制暖氣片的散熱量為44—50W。而智能電熱水暖機的散熱器每公斤散熱量為1000W,是鋼制暖氣片散熱量的20多倍,而核心散熱區采用防腐鋁扁管帶結構,且為強制散熱方式,每公斤散熱量高達10000W,是同樣重量鋼制暖氣片散熱量的200多倍。這就是水暖機看起來很小但散熱量卻非常大的科技創新魅力。這兩點是對傳統鍋爐供暖產品的根本改變,堪稱是采暖領域的一場革命。一臺智能電熱水暖機等于把鍋爐、管道、暖氣片、電腦、加濕器五大產品功能融為一體,進行有機整合,并成功嫁接利用了世界高端散熱技術。其供暖方式是每個房間一臺智能電熱水暖機,用戶購買產品回家,不需安裝,加上水、插上電源,立即遙控開機取暖,定時、室內溫度控制全部自動化,讓人們在采暖中既得到了超乎尋常的省錢、節能的實惠,又最大限度地享受到環保、舒適、健康、自由、方便的高品質生活。與空調、電暖器、暖風機、電熱地暖、電磁輻射等電暖產品相比,更能體現出無與倫比的舒適、健康、節能三大優勢。智能電熱水暖機的問世,為現代建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供暖產品,是供暖領域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的典范。與鍋爐供暖集中供暖比較,有巨大的用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說明:
1、全國各地集中供暖入網費在60-100/ m2之間,這里取濟南標準78元/ m2;
2、各種管道、管件取10元/ m2;
3、銅、鋁、鋼、鐵暖氣片在10-70元/ m2,這里取中高檔產品50元/ m2;
4、分戶電、氣、油鍋爐按6000元/臺計算;土暖爐按800元/臺;
5、小區鍋爐房、土地、鍋爐、區內管網系統按70元/ m2元計算。
6、水暖機的價格按市場平均價格,耗電量是3年來部分用戶使用反饋信息。
7、上表集中供暖耗煤、耗電、耗水量三項數據取哈爾濱、長春、吉林、沈陽、大連、包頭、北京、天津、太原、烏魯木齊十城市平均值,數據摘自中國房地產科技情報網供暖專業《鍋爐供暖節能經濟技術政策研究》。
綜合經濟效益用戶效益社會效益 由上表可以計算出智能電熱水暖每m2建筑30-40元;運行費用每m2約5元(戶均500元);因沒有鍋爐管道暖氣片,每m2建筑節省鋼鐵約5公斤,還可增加室內使用面積約3%。每100平方米住宅用戶可節省投資約1萬元;節省鋼、鐵等金屬材料約500公斤;每年節電折合煤炭約2.5噸。濟南市區一億平方米建筑:可節省投資100億元;節省鋼鐵金屬材料50萬噸;每年節省煤炭250萬噸。如果在全國400平方米建筑中的200億平方米推廣應用,可節省投資2萬億,節省金屬材料一億噸,每年節省煤炭5億噸,5億噸煤可以發電15000億度電,長江三峽每年的發電量約850億度,每年節省的煤炭相當于18個三峽工程的年發電總量。這是個令人震驚的節能減排的數據!!
附件1:建設部仇保興副部長談供暖節能問題(章節摘錄)
京華時報:仇部長能不能介紹一下現在既有的居民建筑的節能改造情況,北方地區進行的供熱計量的改造,現在情況怎么樣?今年的供暖體制改革,會在哪些方面有推進?謝謝!
仇保興:中國的既有建筑改造,北方和南方地區有所不同。中國有四個氣候區,最主要的是北方的建筑節能改造。大家注意到,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那樣,房頂上很多都有熱水器,每個房間的空調都是外掛的獨立小空調。許多發達國家都是集中供暖,一幢房子一個供暖系統或空調系統,一棟可容千人大樓即使里面只住了10個人,空調系統也在照常運行。而現在我國居家采用的大多是分體式空調,不同房間的空調是獨立運行的,沒有一個老百姓會傻到這個程度,房間不住人還開著空調。從結構上來講,我國南方的建筑保暖層基本沒有,但實際的能耗卻是非常低的,甚至低于西歐和美國水平的幾倍,為什么?就是中國人用了分體空調,而不用集中空調。為什么我國的領導人非常關注公用建筑節能,因為公用建筑采用的是集中供暖或中央空調,始終存在耗能非常高的情況。對南方的建筑節能改造,我不是很擔心,因為有好的起點,只要在南方停止集中式供暖和中央空調的推廣就能降低能耗,再加上外保溫和能源結構的改造、再生能源的利用,估計能成為世界上建筑能耗最低的地區。
我最擔心的是北方地區。我國北方地區大多是集中供熱,需要采暖的建筑面積達63億平方米,占全國建筑面積的總量10%多一點,但用了全部能耗的40%。大家都知道現行供熱體制是標準的大鍋飯,怎么樣解決?這需要從體制上對最后一個大鍋飯進行改革。要在計量方式和技術上進行改進。我們有一個簡單的計算結果:(略)。如果供熱是計量收費的,出差或者上班時把供熱系統關掉,回來以后再開,可以節約30%的能耗。那么30%的能耗意味著什么?北京市一個采暖季節供熱要消耗1500萬噸標準煤,30%就是500萬噸媒,就相當于1000萬噸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當我們說推進北方地區供熱體制改革的時候,還有許多老百姓想不通,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單位的福利,我們應該享受到處暖洋洋,但這個“到處暖洋洋”實際非常耗能、非常耗煤,搞得許多城市冬季空氣質量很差,溫室氣體排放的數量也很大。我們必須把它攻克。希望今天在座的每一位記者,都寫一篇關于供熱體制改革的文章。我們的宣傳處處長在這,做個統計,對寫得好的,我們有獎勵。
附件2:北京大型公共建筑面積為民用建筑的5%,耗電卻是民用總耗電量的50~60%。
附件3:重慶市人大城環委2007年7月份的調查,我市市級機關辦公樓能耗密度為每平方米每年132度,年人均耗電量2598度,是城鎮居民的10.6倍,農民的3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