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自去年起對來自中國的太陽能光伏產品發起反傾銷雙反調查,并在本月初向歐盟成員國建議,從6月6日起對來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加征47%的臨時懲罰性關稅。官方初裁結果將于本月5日公布。
歐盟這一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受到中國政府和光伏企業的堅決反對。中方認為,歐盟發起針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調查對中國相關產業和就業將造成嚴重損害,同時也損害歐洲用戶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損人而不利己,更會給貿易保護主義提供市場。中方主張雙方通過談判磋商來解決問題,并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出乎歐盟貿易專員德古赫特意料的是,這一看似旨在保護歐盟光伏企業的決定并未受到歐盟各國的熱捧。歐委會在初裁前就此案向成員國征詢意見。投票中,只有法國、意大利、葡萄牙和立陶宛4個國家投了贊成票,包括德國在內的18國表示反對,5國棄權。雖然這并非正式投票,而且不排除在正式投票前有些國家會改變立場,但這足以說明,歐委會所采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有失人心,且不符合歐盟大多數國家的利益,并在歐盟國家中造成困惑。
無論6月5日正式公布的結果如何,作為挑起這起貿易糾紛的始作俑者的歐委會注定已是輸家。歐盟作為一個經濟共同體,一直標榜以促進自由貿易為己任。然而,歐委會無端指責中國太陽能企業在歐洲進行光伏產品傾銷,對中國光伏產品采取貿易保護主義行動,則公然踐踏了歐盟賴以成立的基本原則,也讓人不得不懷疑歐委會的用意何在。
在歐盟,光伏產品主要是由德國生產,其他國家基本不生產此類產品。德國為了實現能源轉型,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多年來對太陽能產業給予了很高的補貼。不僅光伏電池板的生產可獲得國家的補貼,而且太陽能發電,以及使用太陽能電能的最終用戶都可以得到國家可觀的補貼。這一措施提高了德國的綠色能源的比例,刺激了德國太陽能行業的發展,為德國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同時也刺激了對光伏產品需求的大幅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光伏產品進入了歐洲。
中國向歐洲出口光伏產品的同時,歐洲的相關機械設備、太陽能核心產品對中國的出口大幅度提高。這本應是一個雙贏的事情。但是,政府的補貼也使以德國太陽能世界公司為代表的一些光伏企業不思進取。歐盟一些光伏企業長期疏忽了技術改造和創新,在國際競爭中逐漸處于劣勢。當歐盟經濟不景氣,政府迫于財政壓力取消對太陽能產業補貼時,這些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則失去競爭力。然而,它們不是從自身找原因,而是罔顧事實,先后在美國和歐盟起訴其主要競爭對手中國光伏企業傾銷,鼓動對中國光伏產品實行雙反調查。此舉正好觸動了那些被歐債危機、經濟乏力搞得焦頭爛額的政客們貿易保護主義的神經。
正如德國執政黨議會黨團的一位發言人所指出的那樣,德國光伏產業目前的狀況并非中國人造成的,而是德國政府補貼的結果。歐洲一些太陽能業內人士也指出,歐盟對光伏產業給予國家補貼政策失敗后,就把中國作為其政策失敗的替罪羊,這種做法實在不可取。
對中國光伏產品實行懲罰性關稅的做法必然會傷害到歐盟自身。一些太陽能聯盟組織和研究機構認為,中國產品一旦退出歐盟市場,必然導致歐洲光伏產品價格大幅提高,并最后導致需求中斷,歐盟國家發展綠色能源的計劃將受挫。業內人士警告,僅在德國就將至少減少8萬個就業崗位,其中涉及光伏工業供應商以及安裝公司等。
中歐年雙邊貿易額達5,460億美元。不斷增強的商業聯系給雙方都帶來了巨大的利益。然而,最近一年多來,中歐貿易卻在走下坡路,這種狀況非常令人擔憂。貿易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歐洲經濟不景氣,需求疲軟。但歐盟不斷針對中國的保護主義措施給貿易帶來的有害影響也不可小視。歐盟目前尚未走出債務危機的泥潭,在這種情況下歐盟更應回歸自由貿易的理念,遵守世貿組織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