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節能環保網訊: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日前在北京舉辦了土壤重金屬修復技術交流會,來自全國15個省(區、市)的代表就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及成都新朝陽公司研發的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產品的應用效果進行了重點交流。與會專家認為,該技術是一項重大突破,為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應加快推廣應用。2014年將在相關區域進一步做好試點遴選,加大試驗示范工作力度。
近年來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控制和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已刻不容緩。據了解,目前,在土壤重金屬修復技術方面,國內外做了許多研究,其中包括化學修復的研究。但由于研究思路、效果、成本、環保等因素制約,尚無成熟、經濟、有效的耕地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和產品。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技術支撐下,成都新朝陽作物科學有限公司在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創新研發了土壤重金屬修復生物原位鈍化技術和產品。在四川、湖南等地的“鎘康”修復劑效果對比試驗顯示,原位鈍化技術和產品具有“創新、高效、實用、環保”的特點,得到與會人員的一致贊同。在創新方面,該技術將生物類大分子材料通過生物聚合、交聯形成網狀大分子聚合物,通過聚合物降低重金屬離子的活性,并形成含有重金屬離子的穩定大分子聚合物,通過沉降技術將重金屬固化到土壤耕作層以下,不被植物吸收,減少并最終杜絕對土壤和農作物的污染。該技術經四川省科技廳組織專家鑒定,為國內同類技術領先水平。
在高效方面,經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四川省農科院、成都市農技推廣總站在多地多種作物上的試驗表明,根據不同目標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進行治理,三個月后,土壤中重金屬有效態鎘降低15%至55%,有效態砷降低2.12%至8.48%,有效態鉛降低5%至40%,有效態鉻也有明顯降低;農作物中的重金屬鎘降幅達20%至40%,其他重金屬含量也有不同程度地降低,治理效果非常顯著,在輕度污染耕地上,當季就能達到國家安全標準,在水稻上尤為明顯。
在實用方面,該技術產品根據土壤重金屬污染程度,每畝每季用量為10至60公斤,可以直接施撒在土壤上,或隨同施肥一道施入土壤,使用十分便捷。
在環保方面,該技術產品屬生物聚合物,其原料為農產品的廢棄物,屬廢物利用,其使用后降解,不但對土地沒有二次污染,而且能改良土壤,具有增產作用。同時也適用于工業和城市重金屬污染土地的修復。
會議還落實了在部分省區進行土地重金屬修復治理工程的示范項目。與會人士認為,鑒于當前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現狀,全社會應積極行動起來,應有新方法、新模式,應加大社會化治理,治理效果與收費相掛鉤的承諾式治理等方式推廣高新技術的應用,改變當前土地重金屬污染的局面,切實保護生態環境。
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區劃所副所長徐明崗認為,從農業生產的角度看,增施能夠鈍化重金屬的有機肥或土壤改良劑等措施比較符合現階段我國農業的發展水平,經濟可靠且易于廣大農民掌握和接受,有利于大面積推廣應用。
針對進一步做好土壤調理劑的試驗、示范、推廣工作,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陳生斗表示,要做好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的試驗示范培訓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做好試驗示范工作,以點帶面,讓廣大農民實實在在感受到土壤改良劑在改良土壤和作物品質方面的效果。同時加強對各級農業技術人員、種植大戶以及普通農民的培訓,建立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培訓體系,幫助農民提高科學施肥和保護環境的意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