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成大勢 物聯網發展進入加速期
截至11月末,我國建成承載物聯網的5G基站達到328.2萬個,物聯網連接數超過23億,同比增幅達27.2%……
自2022年8月我國率先邁入“物超人”時代以來,“物聯”接棒連接“領導力”,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我國在物聯網基礎建設、產業應用、創新發展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我國物聯網連接數的持續增長和產業的發展壯大,是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的共同結果。其帶來的海量數據為大數據、人工智能提供了豐富資源,正有力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
終端用戶高速增長
連接底座持續夯實
物聯網能力底座的不斷夯實,得益于我國高水平5G基礎設施的持續領跑。截至2023年11月末,我國5G基站總數達到328.2萬個,5G行業應用在廣度和深度上雙管齊下,目前已覆蓋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67個。
2021年9月10日,工信部等八部門印發《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在國內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社會現代化治理、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民生消費升級的基礎更加穩固。具體發展目標體現為“五個一”,突破一批制約物聯網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培育一批示范帶動作用強的物聯網建設主體和運營主體,催生一批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運營服務模式,導出一批賦能作用顯著、綜合效益優良的行業應用,構建一套健全完善的物聯網標準和安全保障體系……
隨著2023年收官將至,我國在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業務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1月我國蜂窩物聯網用戶較快增長,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23.12億戶,比上年末凈增46772萬戶,占移動網終端連接數(包括移動電話用戶和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的比重達57.3%。與此同時,物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7%,成為拉動通信行業增長的生力軍。
應用賦能作用凸顯
激活數字經濟神經末梢
水稻田中,一臺臺豎立在田埂上的傳感器,讓種植戶不用看天氣預報也能知道田里的溫度,不用守在田里也能知道哪片作物要發生病蟲害。連過去種水稻最怕的暴雨洪澇災害,如今也不需要擔驚受怕。田里的傳感器可以感知稻田的水位,高了會自動開閥排水,旱了會提醒種植戶澆水……
隨著經濟社會加快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在生產生活各個領域,物聯網應用賦能隨處可見,萬物互聯的場景越發清晰。
以物聯網和未來通信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已成為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隨著網絡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和技術水平的日益提高,終端、芯片、模組價格的不斷降低,物聯網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目前,物聯網已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農業生產、交通車聯、健康醫療、電力能源、環境保護等領域。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末,應用于公共服務、車聯網、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的物聯網終端規模已分別達7億、4.4億、3.2億、2.4億戶。另據市場研究機構IoT Analytics統計數據,中國物聯網行業應用中制造業/工業占比22%,排在首位;其次是交通/車聯網,占比15%;智慧能源、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智慧醫療和智能物流分別占比14%、12%、12%、9%和7%。
“未來有哪些新應用場景和業務很難設想,需要什么樣的承載網絡更難以預期,但已形成一些基本共識。”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認為,物聯網發展進入加速期,工業物聯網應用需要高可靠、低時延的網絡支持。計算、存儲、通信一體化的智能服務,軟硬件技術的進步使多樣化網絡體制共生共存、演進變革、兼容并蓄成為可能。
新技術新業態涌現
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標準創新和實施應用、Wi-Fi網聯無源RFID分布式讀寫系統及應用、家居物聯網邊端智能解決方案、小蜘蛛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及寬帶物聯網應用、廣義確定性智融標識網絡系統及核心設備、異構自適應的邊緣協同智能計算技術與應用、近零功耗軟件定義物聯網關鍵技術與核心芯片……2023年中國物聯網大會上,物聯網領域的重要科技進展獲得業界廣泛關注。
其中不少應用已經落地,正在悄然改變生產生活。如家居物聯網邊端智能解決方案,通過自主研發包括芯片、模組和AI算法邊端部署工具鏈Aidget等在內的全棧解決方案,實現了IoT邊端智能技術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創新突破。
“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了物聯網進入新發展時期,而信息生產力對物聯網有更高的期待。”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5G-A、新型短距離無線通信、衛星物聯網、“IPv6+”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會為物聯網發展帶來很好的機遇。“通過這些新一代信息技術,能夠看到物聯網應用上了一個新臺階,有更多的空間等待我們開發。”
高速發展的物聯網產業,見證了數字技術的影響力,重塑千行百業,驅動社會經濟的變革。而即將到來的6G時代,更給人們帶來無限期待。
工信部6G推進組日前披露,我國將加快推進6G技術研發與創新,2030年左右實現商用,這將為從“萬物互聯”走向“萬物智聯”提供技術路徑。(記者 李跇)
截至11月末,我國建成承載物聯網的5G基站達到328.2萬個,物聯網連接數超過23億,同比增幅達27.2%……
自2022年8月我國率先邁入“物超人”時代以來,“物聯”接棒連接“領導力”,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我國在物聯網基礎建設、產業應用、創新發展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我國物聯網連接數的持續增長和產業的發展壯大,是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的共同結果。其帶來的海量數據為大數據、人工智能提供了豐富資源,正有力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
終端用戶高速增長
連接底座持續夯實
物聯網能力底座的不斷夯實,得益于我國高水平5G基礎設施的持續領跑。截至2023年11月末,我國5G基站總數達到328.2萬個,5G行業應用在廣度和深度上雙管齊下,目前已覆蓋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67個。
2021年9月10日,工信部等八部門印發《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在國內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社會現代化治理、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民生消費升級的基礎更加穩固。具體發展目標體現為“五個一”,突破一批制約物聯網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培育一批示范帶動作用強的物聯網建設主體和運營主體,催生一批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運營服務模式,導出一批賦能作用顯著、綜合效益優良的行業應用,構建一套健全完善的物聯網標準和安全保障體系……
隨著2023年收官將至,我國在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業務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1月我國蜂窩物聯網用戶較快增長,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23.12億戶,比上年末凈增46772萬戶,占移動網終端連接數(包括移動電話用戶和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的比重達57.3%。與此同時,物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7%,成為拉動通信行業增長的生力軍。
應用賦能作用凸顯
激活數字經濟神經末梢
水稻田中,一臺臺豎立在田埂上的傳感器,讓種植戶不用看天氣預報也能知道田里的溫度,不用守在田里也能知道哪片作物要發生病蟲害。連過去種水稻最怕的暴雨洪澇災害,如今也不需要擔驚受怕。田里的傳感器可以感知稻田的水位,高了會自動開閥排水,旱了會提醒種植戶澆水……
隨著經濟社會加快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在生產生活各個領域,物聯網應用賦能隨處可見,萬物互聯的場景越發清晰。
以物聯網和未來通信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已成為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隨著網絡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和技術水平的日益提高,終端、芯片、模組價格的不斷降低,物聯網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目前,物聯網已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農業生產、交通車聯、健康醫療、電力能源、環境保護等領域。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末,應用于公共服務、車聯網、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的物聯網終端規模已分別達7億、4.4億、3.2億、2.4億戶。另據市場研究機構IoT Analytics統計數據,中國物聯網行業應用中制造業/工業占比22%,排在首位;其次是交通/車聯網,占比15%;智慧能源、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智慧醫療和智能物流分別占比14%、12%、12%、9%和7%。
“未來有哪些新應用場景和業務很難設想,需要什么樣的承載網絡更難以預期,但已形成一些基本共識。”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認為,物聯網發展進入加速期,工業物聯網應用需要高可靠、低時延的網絡支持。計算、存儲、通信一體化的智能服務,軟硬件技術的進步使多樣化網絡體制共生共存、演進變革、兼容并蓄成為可能。
新技術新業態涌現
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標準創新和實施應用、Wi-Fi網聯無源RFID分布式讀寫系統及應用、家居物聯網邊端智能解決方案、小蜘蛛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及寬帶物聯網應用、廣義確定性智融標識網絡系統及核心設備、異構自適應的邊緣協同智能計算技術與應用、近零功耗軟件定義物聯網關鍵技術與核心芯片……2023年中國物聯網大會上,物聯網領域的重要科技進展獲得業界廣泛關注。
其中不少應用已經落地,正在悄然改變生產生活。如家居物聯網邊端智能解決方案,通過自主研發包括芯片、模組和AI算法邊端部署工具鏈Aidget等在內的全棧解決方案,實現了IoT邊端智能技術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創新突破。
“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了物聯網進入新發展時期,而信息生產力對物聯網有更高的期待。”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5G-A、新型短距離無線通信、衛星物聯網、“IPv6+”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會為物聯網發展帶來很好的機遇。“通過這些新一代信息技術,能夠看到物聯網應用上了一個新臺階,有更多的空間等待我們開發。”
高速發展的物聯網產業,見證了數字技術的影響力,重塑千行百業,驅動社會經濟的變革。而即將到來的6G時代,更給人們帶來無限期待。
工信部6G推進組日前披露,我國將加快推進6G技術研發與創新,2030年左右實現商用,這將為從“萬物互聯”走向“萬物智聯”提供技術路徑。(記者 李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