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發布:AIGC引發算力產業“三變”
中國工業報記者 余娜
11月29日,在AICC2023中國人工智能算力大會上,國際數據公司(IDC)與浪潮信息聯合發布《2023-2024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簡稱《報告》)。《報告》指出,人工智能正在加速從感知智能到生成式智能邁進,中國人工智能算力市場規模快速成長擴大。
《報告》從算力規模、區域分布和行業滲透度等多維度,對我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進行綜合評估,給出大模型和AIGC的發展將引發AI算力產業之變的核心洞察,并提出針對性的行動建議。作為中國AI算力發展“風向標”,《報告》第六次發布,旨在為推動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人工智能加速向行業和城市滲透
《報告》通過多年持續跟蹤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狀況發現,從行業看,人工智能從單點應用到多元化應用、從通用場景到行業特定場景正在不斷深入,而AIGC在2023年快速發展,也在進一步賦能各行各業;從城市看,越來越多的城市參與到人工智能發展浪潮中,持續加大在相關領域的投資,不斷推進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
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城市排行,2018-2023(來源:IDC,2023)
在2023年人工智能行業滲透度排名中,Top5的行業依次為互聯網、電信、政府、金融和制造。此外,交通、服務、教育等行業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力度也可圈可點。其中,互聯網依然是AIGC技術應用和研發的主戰場;電信行業排名從2022年的第四躍升至2023年的第二,主要歸因于運營商緊跟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加速云數據中心、智算中心的建設。
在2023年中國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中,北京、杭州、深圳繼續保持前三名。其中,北京在大模型領域表現突出,聚集了大批大模型企業。此外,位居TOP10的城市還有上海、蘇州、廣州、濟南、合肥、重慶和成都。整體來說,排名靠前的城市因具有更好的政策、資金和技術支持,可以穩定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業聚集;智算中心的建設也是拉動地區實現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既可以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也為吸引更多企業共謀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AIGC引發算力產業“三變”
2023年,由ChatGPT引爆的新一輪人工智能熱潮,開啟了由大模型驅動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時代。IDC調研顯示,67%的中國企業已經開始探索AIGC在企業內的應用機會或已經開始進行資金投入。
中國企業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態度(來源:IDC,2023)
《報告》指出,當前在AIGC的帶動下,人工智能計算力技術及應用趨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體現為“三變:
一是計算范式之變。大模型和AIGC的發展加速了更高計算性能、更快互聯性能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人工智能在云-邊-端的覆蓋。此外,伴隨應用場景多樣性,底層基礎設施呈現多元化發展。
二是產業動量之變。AIGC可重構現有的工作方式,在內容創作、自動駕駛、零售、醫療等諸多領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同時也帶來更大的市場機會。算力、算法、應用、服務等諸多產業變量將成為創新的加速器,在算力生態鏈上的各個環節催生出新的玩家。
三是算力服務格局之變。由于基礎大模型的本地訓練成本不菲,企業將更多地使用已有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設施和生成式AI服務器集群,這將為算力服務市場帶來新機會。算力服務供應商要能夠提供定制化的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滿足單個用戶對訓練和推理資源的獨占式、大規模、長時間使用的訴求,同時幫助用戶實現成本控制。
“以應用為導向、系統為核心”成算力升級新路徑
大模型和AIGC的發展提升了智能算力需求,給計算市場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算力緊缺等挑戰。對此,《報告》認為,面對單芯片算力瓶頸、算力緊缺等問題,中國市場對于智能算力供給能力的衡量標準將發生變化——評估指標將從硬件性能向應用效果轉變,用戶在獲得算力服務的過程中,會更加以應用為導向進行綜合考量,增加對于諸如單位時間可處理Token數量、可靠性、時延、訓練時間和資金成本、數據集質量等指標的關注。
針對這一轉變,《報告》指出,算力供應商需要“以應用為導向、系統為核心”,構建算力基礎設施平臺,提高算力利用率,提升諸如卡間互聯、多節點間互聯等水平,支持靈活穩定擴展和彈性容錯,積極打造通用的人工智能軟件和硬件平臺,以先進的系統性能力滿足市場的應用需求。換言之,與其過分關注單一芯片的性能強弱,不如根據人工智能業務場景需求,設計更具針對性的算力系統,實現整體性能最優。